2021.06.12 讀書會
心得總結
今天的汽車鏈分享讓我更理解汽車產業的技術、行銷與管理三大構面,尤其是對我這位完全沒開車且還沒買車的我能夠提前了解汽車真是一個大大的福利。
此次是二班第一場讀書會,主持人Carol雖然是初登場但是表現相當成熟且口條非常好(排在後面的我壓力也太大),精實管理原來是豐田管理的延伸,我想往後面對只有關於生產相關的客戶都能與他們提及今天說的豐田TQS到精實管理的相關理論。
接下來的分享者從River開始進一步對於豐田全球市場的佈局也讓我們了解銷售狀況以及豐田在哪裡能夠做得更好(請問River什麼時候開簡報課?);Peter對於自駕技術仔細地說明也讓我更了解,自駕三大構面:偵測、規劃到執行(現場女孩子安靜了,可能腦袋以炸裂);Paonias透過心智圖方式分享,總結了今天大家的主題,讓我更有架構分析EV廣義的產業面。
最後一團的兩位學姊Vivien與Cloudia給二班的各位帶來了完美示範,Vivien除了分享EV產業很有架構的分析(可詳閱下面精彩的整理),也分享了網路收集文章外,我們也能透議題衍伸閱讀相關書本,可以夠完整的傳達想要表達與探討的議題。壓軸的Cloudia行銷界的高手,從buying journey開場就非常吸睛,也完美的讓今天的汽車產業構面變成完成體。
總結,我個人認為今天由於過度緊張有些想表達的東西無法完整傳遞(可以再看我下面的文字稿),希望疫情穩定後能夠趕緊與二團的大家見面分享。
Host Topic: 豐田式管理探討, Carol
Host blog 傳送門
短期優勢穩定且提早佈局挖角電動車人才
從卡車起家國家帶動營收穩定,一直到二戰後(1950) 工廠轉型為轎車工廠,且在1961年導入TQC導入奠定成功基礎,從福特汽車移動式組裝改為批量生產造成的在製品浪費;並且學習後拉是制度,設定看板與戴明品管理論。
針對不同的面相豐田採納兩面式矛盾管理,針對不同事件採納彈性策略,保留管理上的彈性且相輔相成
杜絕浪費為Host強調的重點,且點出浪費的定義八大要點,豐田模式是一種文化而飛只是一套提升效率與改善的工具方法
豐田管理簡言之是豐田企業的文化與精神,但精實管理則是改善企業管理流程,此名詞並非豐田所提出名詞,但此名詞是參考豐田企業管理的心法;故豐田與精實管理兩個含義相同,且各個領域都需要精實管理的導入
豐田下一步不止汽車更要是智慧互聯網,打造智慧城市
Sharer Topic: 能源政策與產業變革來襲 豐田準備好了嗎? River
致力於混油汽車正在朝向純電車前進,前年營收會贏過各大車廠,主要是靠完整售後價值服務鏈
歐洲封鎖政策讓豐田能夠得利,且豐田因311後習得預先備足關鍵零件能更應付晶片潮,第三點對於中國市場也逐漸穩定
豐田全球市場份額在新的休旅車(皮卡車)推出成功穩住中國市占率,除了搶大國市場也在泰國設廠往鄰國進行銷售策略
疫情影響趁電動車尚未普及情況下,豐田選擇保守方法面對第一個課題,River認為可以在中國市場在疫情爭取時間情況下投入研發純電車
尋求電動車以外的『氫燃料電池』並結盟發展其他技術
挖角人才並打造智慧城市,將貢獻於人類下一代未來並提升交通安全
Sharer Topic: 電動車ADS技術介紹 , Peter
目前電動車門檻高在充電站的普級率,而自動駕駛困難度不管是技術、或法規更是。故Peter想探討除了豐田以外電動車技術面來進行討論
感測(五官):透過電腦系統與雷達去掃描周邊環境並規劃路線,遠端雷達、照相機與光學、超音波等
規劃(大腦):電腦接收到周邊資訊後,開始進行AI架構處理分為逐步處理、端到端等方式,到感測器融合進行深度學習、神經網路處理資料並標記
執行(手腳):模擬人類駕駛的轉向與煞車、訊號的控制。針對衍伸問題有系統複雜性與動力、熱量、重量與體積
Sharer Topic: 電動車產業分析, Paonias
- 其實是電動車先有後續才是燃油,只是因為充電困難所以後續發展才是燃油車為主
- 電動車崛起重視在體驗燃油車重視在駕駛體驗
- 2025年燃油車將走入衰退,電動車逐漸要生車廠A咖
- 科技巨頭也想走進電動車市場,且以軟體為主:Amazon自駕、Microsoft自駕與聲控還有Apple也是想全部包下來
- 傳統車廠對於缺電的可能性對於電的替代產能(氫或是生物燃電)來著手,還有對於自己電池廠也做了開發
- 電動車車體內裝就是靈魂,會記錄駕駛所有行為與喜好,提供個性化的體驗服務
- 電動車電池是佔了三成以上的車體成本,主要原因是由於特殊化學原料太貴。液態電池較便宜但容易外露,即使固態電池較穩定但是技術不成熟不容易量產(富士康、豐田都投入開發)
- MIH 共用平台打造開放規格自由分配,跟以往傳統汽車產業鏈waterfall方式不同
Sharer Topic: 汽車製造商為何要介入電動車供應鏈, Vivian
推薦書 移動革命
Vivian針對五個構面分享電動車興起的原因,社會需求改變、5G成熟、環保抬頭意識跟政策推行,故技術的推升與宣告,JP Morgan預測2030電動車將佔領60%以上
上(產業供應鏈從材料 )→中(零組件/模組 →系統/次系統 →整合開發) →下(整車車廠),馬達與車體、動力與底盤至整車仍是傳統車廠的主力優勢,但針對電池材料到EV整合是新進廠商的優勢
而汽車產業開始與非汽車產業聯盟正在萌發,強強聯手創新發展,故針對特斯拉、LUCID等以電動汽車切入的新勢力與智慧汽車切入科技公司如apple, google等企業,將創造多方共贏生態圈、驅動大數據營運管理,使用戶參與感及體驗至上的時代將來臨
故汽車產業將數位轉型與策略發展議題有幾點:
- 汽車電動化 供應鏈逐步轉型
- 汽車共享化 即時數據分析
- 科技加入創新 AI促成車發展
- 車聯網 科技融合技術成熟
傳統車廠怎麼進入電動車產業呢?如何發展?
以和泰代理業務為例,採納MaaS(數據庫策略)整合資訊及數據資源收集使用者資訊來提供客戶服務;出行服務Yoxi整合集團資源提供消費者選擇,以及提升司機營運收入等
Sharer Topic: 電動車使用者分享,Claudia
用行銷角度討論今日的主題
透過Buying Journey探討可以發現,藍色是特斯拉從消費者搜尋、購買到傳遞(售後)有完整的解決方案。對比灰色的傳統銷售非常冗長,需透過代理商等方式接觸車廠
消費者心得(EU)
- 購買原因:省錢、享受新科技、拿補助又能顧環境
- 使用心得:感到驕傲、了解技術且熟悉如何操作電動車
- 其他補充:充電方便為主還是最重要,甚至有些自設充電站
消費者輪廓(GB)
- 機率高買主:年收入30萬英鎊以上購買機率高,長程使用為主的車主
- 機率低買主:價格考量與短距開車、年齡超過50歲的車主
e.g. 一般階級車主對於電動車不甚瞭解,要改變傳統購車習慣較低,電動車商可能需要加強這塊消費者的行銷傳遞。反之年輕車主對品牌有一定認識且習慣於訂閱服務,著重新科技體驗,電動車廠要培養此類車主的忠誠度
Personal Topic: 電動車產業鏈分享 , 本人
台灣中小企業對於汽車產業鏈變動如何因應與策略為何?是此次我想分享的重點
傳統汽車產業鏈像是waterfall管理,都是由Tier1統籌交付給整車廠。目前傳統汽車產業較飽和,台灣廠商難以進入
對比電動車(EV)產業鏈簡化許多,從燃料車廠的3萬零組件將至1萬零組件,且是以電池為主
以前兩大車用面板廠友達為例一直跟著EV車廠做合作,並將隨客戶全球交貨,中央系統顯示器佔比22% 過去亞洲未來歐美建立交貨能力,並在台灣與中國組裝。
跨過太平洋掀起台灣擴廠潮,而傳統車廠很難看上電動車龍頭的供應鏈因為技術一直改變,所以符合台灣老闆高度靈活度,看到機會就投入。以長春做電池廠材料為例,已經蓋了9個銅箔廠離電池產能已經不夠了!聯嘉這種LED起家的反而勝過傳統汽車工業的車燈廠,「他們的強項是在做模具,燈殼、塑膠件、金屬件射出都很厲害,燈泡卻是買來的,不懂光源、也不懂省電技術,」
電動市場有分大類:已開發的特斯拉、傳統的車廠想要進入還有只為EV而生的新創公司。根據這三大的策略優勢對應台灣商機整理如上表。而針對三大類數位時代提出三大議題,我整理的三個可能的對應措施做總結
(1) 特斯拉成熟進入者:
⁃透過代工合作擴產能:和碩配合特斯拉擴廠與海外擴產(中國生產model Y)
⁃關鍵零組件自產投入:限制他們發展的是電池產能,特斯拉針對關鍵零組件自行投產設廠
(2) 傳統車廠想要加入者:
⁃加快研發速度互相結盟:克萊斯勒汽車與寶獅雪鐵龍集團合併成立Stellantis,開發淨能源汽車
⁃多年造車工藝為武器:先推油電混合車在進入電動車市場,福斯2019純電動車已在歐洲售出11.7萬超越斯拉9.6萬
⁃工廠轉型改裝成電動車模組化生產與開發,全自動化減少開發、人工成本
(3) 為EV而生的新進者:
⁃上市募資與找富爸爸:蔚來(2018,阿里巴巴與小米) Lucid (2021,阿拉伯財富基金)
⁃融資擴廠:Lucid預估2022年交車輛20,000輛,蔚來除中國以外同時在歐洲北美也有擴建產能